滚筒式煤泥干燥设备作为行业主流机型,优缺点显著,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:
一、核心优点
1. 处理效率高且稳定:滚筒倾斜3°-5°旋转,内部抄板将煤泥抛洒成“物料幕”,与300-500℃热风逆向充分接触,热交换效率高,单台小时处理量达10-100吨,干燥后煤泥含水率可稳定控制在10%-15%,能满足中大型产能需求。
2. 适应性强:可处理含水率25%-40%的各类煤泥(如浮选煤泥、尾煤泥),允许混入少量≤50mm硬块;通过调整热风温度、滚筒转速与进料量,能灵活适配不同干燥要求,无需频繁更换部件。
3. 操作维护便捷:结构简单,核心传动部件(托轮、减速器)成熟可靠,连续运行周期可达3000小时以上;日常仅需定期清理滚筒结垢、补充润滑油,操作可通过PLC系统监控调整,对人员技能要求低。
二、主要缺点
1. 占地面积大:滚筒长10-20米、直径1.5-3米,加上热风炉、除尘器等辅助设备,整体占地广,不适合场地受限的小型项目。
2. 能耗与热损失较高:滚筒虽有保温层,但热损失率仍达8%-12%;为保证干燥效果需维持高温热风,煤泥初始含水率高时,单位能耗(燃煤、燃气量)显著上升,运行成本偏高。
3. 易黏壁且有粉尘:煤泥含黏土成分,干燥初期(含水率>20%)易黏附滚筒内壁形成结垢,降低传热效率;干燥中产生的煤泥粉尘需依赖布袋除尘器处理,需定期更换滤袋,增加维护成本。